“姑苏二十四集”意图在室内规划市集,再现苏州繁华图景,这前提本身包含有多重矛盾。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与人工——不同于占据诸多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源的园林和文化街区,在室内做市集本身带有自然与人工的碰撞,市集这个空间包含的记忆,是开放的,是民俗的,是天然的,而室内是局限的、人工的、封闭的,此第一重矛盾;
2.自发与吸引——市集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域和时间下自发组织形成的,而在室内规划出的消费场所意图用市集的形式来吸引客流,一个是结果,另一个是手段,此第二重矛盾;
3.复杂与凝练——传统市集因其自发性导致其有复杂性,不同于商场标准化的商品和固定的价格,市集之所以各有性格,正在于每一场“讨价还价”的发生过程中,演绎出的风土习俗、人情氛围各不相同,此第三重矛盾;
4.传统和现代——传统集市的文化兼容性,如何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推陈出新,化古为今,在碰撞中找寻平衡,在平衡中不断发展和进步,此第四重矛盾。
基于以上条件限制,我们来看看设计师沈雷在本案中做出的回应。
第一是对“场景化”的思考。在日常语境中,“场景化“往往很容易就被“舞台化”所取代,比如说大家经常可以在热播的一些古装剧或清宫剧中,以及一些怀旧电影里看到一些场景。但是,设计师认为建立这种场景之下的语境不仅应该是与当下相连的,更需要一种“渐进式”的且是“片段化”的一种重新组织架构之后形成的空间序列。
● “渐进式”和“片段化”的空间序列,图源:AXD空间艺术
第二是对“使用性”的思考。沈雷认为,市集是没有办法被设计的,设计师可以做到的就是更好更合理地去规划空间,可能设计师可以贡献的只有30%的工作,还有70%的工作是要交给市集使用者,包括经营者、商铺使用者和来往的客人。空间最终是需要设计师和使用者一同完成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空间,能够符合使用者使用习惯的才是好的空间。
● 设计师和使用者一同完成对场景的呈现,图源:AXD空间艺术
第三是对“真实性”的思考。只有真实,才能将我们当下与曾经联系在一起。但真实的东西并不是简单指从街上直接搬来的。“比如说有一些通过怀旧的方式去复原老的社区的项目,从而试图恢复到达过去的模样,这个或许不是我想要的真实。我要的真实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真正被需要的。”
● 提炼风俗语汇为室内景观节点,打造沉浸式赶集体验。图源网络
第四是对“当代性”的思考。在传统底蕴深厚的空间做改造类或体验类项目,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既适应当代潮流活力,又紧扣本土语言是设计师一直在思考和探究的话题。沈雷是这样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只是想说当下的现象里大家都在追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每个人都想去跳脱,比如说现在凡设计必须提密斯与柯布西耶,其实时空地点都已经发生了转换,我们就是一个现代、当下的人,我们该怎么样去衍生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个或许对我而言比较重要。”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姑苏二十四集”可以说是一个可圈可点,呈现精彩的室内设计作品。当然受空间尺度、场所层高、商超规划和疫情管控等条件的限制,我感到整个项目还是存在空间逼仄,室内景观场景化,融入度不够,业态整齐划一,略显单调等问题。
并且“市集”在类似的案例中更像是一个概念,而非这个空间的本质。我们也许会通过这个空间怀念过去的市集,却也真实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车轮,裹挟着老市集里的那股人间烟火气与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诚如设计师沈雷所言,设计师在市集类空间营造的过程中只能发挥占比很小的一部分作用,设计应该在过程中让位于空间的使用者,保持可敬的节制与退让。同时好的设计也需要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土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从业者们好好思考“人工的自然,室内的集市”到底是不是时代发展的最优解?
注:本文来源于丹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习分享,不做商业用途,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