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型商业设计爆发成必然!

作者:万维商业空间设计时间:2023-12-23 11:39:38浏览:338次

“置身快时代,呼唤慢生活”,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园式商业在消费者偏爱下,逐渐有了既定模型。即公园里的商业、公园周边商业商业里的公园

三种已成型的公园商业开发形式中,前两者必须在用地规划时开始筹谋,而第三种则是多数传统商业体进行转型改造的常用路径。成都素有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之称,全市各类公园已超1500个,公园式商业类型齐全,其中源野regular、港汇天地、麓坊中心、成都skp等地域话题度颇高

以上海为例。2022年,上海的人均公园绿地已达到9平方米,有各类公园670座,是2011年(153座)的4.4倍,这些迅速扩大的绿地面积也意味着背后的公园养护成本需要数倍提高。而全国有2.4万亿的园林绿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以来,每年都会新增1500亿市政绿化投资,这就积累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公共资产。

接下来问题就来了。按照3~15元/平米/年的园林养护费用来看,根据住建部的调研,一个普通的区县级的地区,每年的养护绿化负担费用就可以达到数千万,甚至上亿级别。

这些巨量生态资产的养护和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现金流。以往,在各地财政状况良好的年景不是问题,可在各地财政普遍吃紧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紧迫和严峻。

所以,从公园资产的运营角度来看,商业化是唯一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公园商业的出现是顺势而为。

如何打造满足时下消费特征需求的新型公园型商业呢?这是个跨界于文旅和商业领域的新问题。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几个国内外知名的公园商业形态的项目,带你走进特色主题的公园式商业。

“公园商业”流行背后,

是人们对于开放户外空间的需求提升

台湾·台中PARK2草悟广场

台湾台中PARK2草悟广场占地面积6600㎡,2022年1月开业。项目以城市绿洲为设计理念,以公园、店铺、艺文生活为三大主轴,充分融合了绿植景观、开放式空间、特色选店等元素,打造了一个全台首创的休闲消费场所。

▲项目改造前

▲项目改造后▲项目改造后

规划设计上,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积极融入城市公共空间。项目所在的“草悟道”是台中知名观光景点与重要绿轴,将自然科学博物馆、市民广场、台湾美术馆等景点串联起来的一条3公里长的“绿色走廊”,承载了台中市民的美好回忆。

项目邀请专业团队进行全新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以mix and max的混合概念,突出实验性及想象力,将空间内的指示图标等通过拼贴、重组的手法形成一种有如涂鸦艺术的字母形态,让图标成为空间内的一种“气氛装置”

建筑则以造型亮眼的半穿透性铝网,作出不规则蜿蜒的廊道,分隔内外空间,并创造出许多能停留的空间,方便充分融合绿植和自然采光。

出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考量,绿植选择了少见的旱生植物。项目主入口两侧安置了两棵大型非洲宝瓶树、2棵橄榄树,并在场内分布了约30棵酒瓶兰,搭配大小不同的岩块,设计出人们可随意就坐的休闲设施。这些城市中罕见的植物造景效果,也带来非常独特的游逛感受。

在业态的打造上跳脱了传统思路,以“非典型”、“超传统”的公园商业为目标,着重突出休闲与生活的业态、餐酒吧、特色风味餐厅、本地人气品牌、独家代理品牌等,以其独特性和新颖性,满足年轻人对于新消费的需求。有限的空间虽只容纳了16家品牌,却每一家都特色鲜明,如全台第一间以石臼现磨鲜麦,提供手工意大利面的意式餐厅MOLINO;亚洲第一间汲饮式鸡尾酒吧Draft Land;首间结合户外风格与咖啡的选品店ROCKLAND P.L.U.S等。

在广场的中心区域,还设置了多个运动空间“打包运动场 SPORT 2GO!”(篮球场、乒乓球室、攀爬设施装置等),将运动项目模块化的放置在项目的公共空间,提升消费者非预期性的运动体验,运动不再是个人的单一行为,是相聚集会时产生的社交活动。同时利用卡路里消耗提示、动态感应灯等装置,激发人们的运动热情。

运营上,勤美集团与勤美璞真文化艺术基金会自2020年开启了「里山一二」公共艺术计划,创新利用回收钢料,以可持续理念回应社会对美好的追求。除此以外,项目还时常举办丰富的市集活动。如主题市集「草草了市」联动周边街区30+个性店家,围绕「大人系」主题带来了独立书店、质感选品、咖啡酒饮、轻食甜点等一系列体验内容,成为台中的新文化聚落。

项目打破了对传统商业的固有看法,利用趣味性、文化性、开放性、生态性等众多属性叠加“公园+”的形式,特色化的商业设计手法活化社交空间,在公园中创造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让消费者体现户外生活和城市慢活的风格态度,令人耳目一新。

“静悄悄”的公园涌入一波波人气

单调的店铺有了生态和休闲底色

当公园和商业双向奔赴

将为城市发展带来什么

相较于传统商业,公园式商业拥有面积更大的绿化景观,空间打造更加因地制宜且个性独特。位于成都市政公园——大源中央公园的源野regular便是公园的自然景观和地下存量空间共融共生的成功案例

Regular项目地上是绿林环绕、湖水轻漾的原生态公园,地下则是别有洞天的工业风商业体,突破了消费者对传统商业体的固有认知,也打破了人们对公园“老龄化”“运动场”的刻板印象。项目以生活方式为核心主题,以一个公共空间gregarious连接北、西、东三个主题不同的花园。东花园“PARK”,一个可以野餐、露营的秘密基地;西花园“CHENGDU”,是项目中成都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地方,北花园“MARKET”则作为主要迎接客流的入口。

项目大量运用的清水混凝土,在内部空间营造出工业粗砺感,橙色光源作为室内主光源,让处身其中的人们强烈感受到“洞穴”般的地下环境。因为处于半封闭的地下空间,在与公园景观连接上,设计团队利用天井恰到好处地引入自然光和新鲜空气,天井和下沉广场都有绿植生长,结合室内空间构造,达到一步一景的效果,让项目自身如同嵌在大源中央公园之中的一座精致地下公园。

在品牌招商方面,regular项目也一套自己的风格,自然标本艺术品“商店荒石公园”、明星面包店“面包会有的”、艺术概念餐厅“RAINY&WINY”、人气买手集合店“in the Park”等等,入驻regular的品牌都极具生活气息和文艺格调,充分弥补大源商圈高品质、高颜值、高格调、高客单的精致社区商业的空缺

大源中央公园的地表汇聚着下棋、跳舞、闲逛的中老年人,而地下的源野regular则有闲坐喝咖啡,或是拍照打卡的年轻人,不仅与公园本身的松弛一脉相承,满足了人们的慢消费、慢生活需求,也用多元场景链接了多龄层消费群体。

营造松弛的社交环境

链接人与社区

由于更靠近生活和自然,公园式商业通过景观和运营打造更加舒适的社交氛围,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品牌、人与社区的链接,不仅满足购物的需求,更能形成社交环境,留住消费者,成为生活方式。

位于天府三街的港汇天地项目很成功地呈现了“松弛感”和自然氛围。不同于建在公园里的源野regular,港汇天地是将公园搬到了商业体里。项目的建筑方案和景观设计是同步进行,其所呈现的结果于今年获得了亚洲人居金奖。据悉,项目负一层中庭利用高低差引入“梯田式”生态溪流,围绕溪流、走廊、天桥种植高低错落的热带绿植、藤蔓,让人仿佛置身于热带峡谷之中,重点突出负一层峡谷带来的森系感官体验

项目锁定年轻潮流客群和新中产家庭,业态以精致餐饮和娱乐为主,其中餐饮占比超70%。港汇天地还是儿童友好街区,是宝妈宝爸们的“遛娃目的地”。绿意盎然的植物景观、可以玩水的溪渠、露天广场上可以投喂的鸽群,以及各色餐饮为宝妈宝爸们提供了一站式游逛服务,也让其凭借公园式特色成为都市中亲子成长的据点。特色市集、特色景观打卡、小型展演则吸引了更多潮流青年

“静悄悄”的公园涌入一波波人气

单调的店铺有了生态和休闲底色

当公园和商业双向奔赴

将为城市发展带来什么

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深入

城市公园建设

和商业拓展、产业提升深度融合

精塑“商圈中的公园”

打造复合型公园商业

让体验感舒适的城市公园

和持续创新的商业形态

彼此成就、“跨界”融合

激活城市发展潜能

自然景观+独特的空间打造

满足多元化的游购需求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做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转载好文目的在于增进业界交流,若作者和原始出处不准确还望谅解修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编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在线咨询


QQ咨询


微信咨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