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维商业空间设计时间:2022-05-25 14:49:46浏览:4641次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购物习惯和观念的改变,“场景+购物”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商业展示。场景式购物中心打造,为用户打造“沉浸式”体验感被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运营商所重视,在消费场内融合更多复合型、更具惊喜感的体验内容,是强化场所与消费者之间链接的核心,实体商业的沉浸度,是线上线下流量争夺战的关键竞争力。
■ 简易美陈 1.0
早些年,商业美陈这种新的视觉营销模式开始在中国发展。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商场的场景美陈打造开始趋向于通过搭建、科技应用和体验功能等,用专业的美陈设计能力凸显商业美学观感,给消费者造更好的梦,为商家带来更多的盈利。
如传统春节和西方圣诞,各大商场往往扎堆花大量的财力、人力去精心准备。满城的圣诞树、满眼的福字贴,没有特色以和优势可言。
■ 主题体验 2.0
2013年,K11入驻上海,强势进入人们的视线,瞬间打破了"艺术"原本被仰望而无法企及的状况。“体验”成为商业地产领域的热门词汇,“主题设计”又成为营造购物中心“体验”的另一个关键词,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由此诞生。
其通过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商场服务等细节配合体现统一的主题,给消费者鲜明的视觉和感觉的冲击。通过对主题的具象挖掘和营销推广,把商品作为"道具",服务作为"舞台",环境作为"布景",使顾客在集零售、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购物中心商业活动中享受到美好的体验。
■ 沉浸式体验 3.0
自2017年起,商业地产步入调整期。购物中心同质化问题严重,竞争日益加剧,通过打造沉浸式空间,让消费体验升级成了破局的方向。
于是“沉浸式+实体商业”的模式横空出世。因为其场景更为多元、业态更为复合,使得实体商业拥有更多“场景+流量”优势。在“沉浸+”疯狂蔓延的路径上,将跨界玩出了各种花样。
尤其是先头部队的“沉浸式商业”模式也为复苏中的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艺术+商业、主题乐园+商业、城市微度假+商业等“沉浸+”模式成为商业空间的升级利器。
■ 沉浸式体验的起源
若严格来说,沉浸式的体验,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55年,迪士尼将童话照进现实,按照电影中的虚拟世界打造的主题乐园,便可称得上是最早的沉浸式体验。
而当代意义上的沉浸体验,则被广泛认为是发端于2011年3月7日在纽约公演的《不眠之夜》,并对后续的沉浸体验项目开发带来启发与影响。
国内的沉浸式体验则是从2013年的沉浸式演艺《又见平遥》开始,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则是在2017年。
2019年是“体验经济”真正扎根的一年。正如《体验经济》作者约瑟夫·派恩所说,“沉浸式体验一直存在,而正是因为当前经济形态在向体验经济转型,才推动了沉浸式娱乐行业的发展。”
■ 沉浸式商业的优势
简单来说,沉浸式体验就是利用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营造氛围让参与者享受某种状态。实体商业的沉浸度,从某些层面而言成为商业中心线上线下流量争夺战的关键竞争力。那么它有哪些优势呢?
1.增加用户粘性
“沉浸+”所带来的新式消费体验,能为实体商业获取用户,戳中新消费主力的嗨点,甚至让消费者愿意在某一商业空间多停留一会儿,从而与品牌和商品建立一种深层链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用户粘性。
2.拓展空间场景
从大型商场的线下主题巡展,到系列沉浸娱乐表演,再到各类需要消费者参与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戏剧,以及沉浸+展览、沉浸+酒店、沉浸+商业等等。“沉浸+”正在不断拓展边界,从原有的文娱领域逐渐外延,凭借着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触达和强大的包容性,带来新的指引。
■ 沉浸式商业的特征
在《设计的法则》里,沉浸式体验Immersion(沉浸)是让人专注在当前的目标情境(由设计者营造)下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了真实世界的情境。
所以沉浸式体验需要尽可能地调动五感,另外为了长时间吸引住参与者注意力,还要尽可能排除其它干扰,所以它有两大特征:
1、用户在体验过程中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并且需要对用户的交互行为有即时反馈,让人在每一个操作之后都会有一个视觉、听觉或触觉的反馈。
比如,在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小镇上,安装了一个互动式的虚拟现实装置,名字叫做“魔法地毯”。游客们可以在这万花筒般的地毯上自由行走,地毯的图案会随着游客的走动而发生变化。
2、用户行为与个体感官进行融合,提高用户在使用时的专注力,让用户有充分掌控感,这样也可以满足用户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 重庆光环购物公园:城市自然共同体
"沐光森林”秉承“Living Mall, Living More与生活·共生长”的宗旨,围绕“自然生态、多元融合、灵感启迪、引力聚合”四大核心价值,创新打造自然生态与城市功能完美融合的“城市自然共同体”,让购物者“像逛公园一样逛街”。
而位于森林中央15米高的生命树(凤凰木)与高达20多米的“花之瀑谷”、40米的高空“悬浮森林”共同构成3大主题场景及18处互动打卡景点,跨层分布于7层商场内,将商业和自然“无界”交融。与消费者一起期待花开。
■ 武汉光谷K11
购物中心融合“水·生命·循环”主题元素,打造“云、湖泊、瀑布”科技互动装置。大型的虚拟景观装置,用黑科技将商业、建筑和景观巧妙结合,给消费者带去不一样的视觉震撼。
整体建筑极具特色,融合“水·生命·循环”主题元素,打造“云、湖泊、瀑布”科技互动装置,通过项目前后下沉式广场、主题中庭、小剧场和屋顶花园等设计,以“艺术主义”、“潮流先锋”、“未来生活”为核心,打造武汉首个人文与建筑、商业与艺术高度融合的购物艺术中心。
■ 上海瑞虹天地月亮湾
几乎把所有的通道和空间装饰,全部互动化了。楼梯做成了键盘,用脚在楼梯上弹钢琴,分分钟成为打卡景点。花园也可以互动,草丛里的“萤火虫”可随人的动作变化。
不管是增加互动还是感官震撼,购物中心都在做一件事:形成专属的“超级符号”,起到吸客、留客和自传播的效果。商业空间的设计始终要做到围绕消费者需求而展开,新的消费体验需求,正驱动着商业空间走向主题性,场景化与叠加性,而事实上,这也正是商业空间社交化、娱乐化、探索化与教育化的外在表现。
沉浸式设计在商业空间中正在日益兴起,众多场景都需要新内容和年轻客群建立联系,不管是利用沉浸式设计去打造场景,还是引入沉浸式娱乐,其目的都是通过迭代和升级“体验感”,激活用户的参与感,并最终转化为消费。
对于购物中心的运营者而言,与其说是一种场景或一个新业态的打造,不如说是一种运营能力的新要求。
作为未来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趋势,有极其巨大的想象空间。
注:本文来源于和桥,内容仅作学习分享,不做商业用途,侵删,谢谢!